做為
在戴上眼鏡一段時間後,研究者請二組的受測們戴著太陽眼鏡做五分鐘的數學題目,每做對一題就可以得到五分錢的獎賞。五分鐘到後,叫她們把卷子丟進垃圾筒,然後在另一張白紙上填上剛剛做的題數,依此給錢。這張白紙並沒有寫上名字,所以讓受試者以為是匿名,但是研究者在紙上做了記號,可以比對出實際做的題數與受試者自己報告的題數。後測的結果發現認為自己是戴仿冒品的實驗組中有71%的人把她們做的數學題數灌水,而知道是戴真品的對照組的成員卻只有30%會如此,由於兩組人在做的題數上並無差別,顯示戴仿冒品之實驗組的成員比較不誠實,騙的比較厲害。另外,研究者又請她們判斷電腦螢幕上,左、右兩個三角形中哪一邊的紅點比較多,如果選左邊只有五分錢,如果選右邊則有五毛錢。結果也發現而在紅點的判斷作業中,實驗組成員選右邊的情況比對照組的的多,即使很明顯是左邊紅點多時,實驗組的成員還是較多選右邊。
另外,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者給受測者看一些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請受測者判斷自己的朋友會不會有不誠實的行為,例如買一件昂貴的禮服,穿過後再找個理由退回給店家等等。結果實驗組比對照組的成員,更認為她的朋友會做出不誠實的行為。
由實驗的二項後測的結果來看,二組成員間的誠實行為上有差異。但是,能否進一步推論此一差異的形成原因係由使用仿冒品與否所造成呢?有二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如果在實驗進行之前這二組人有做良好的隨機分配而使二組間受試者的人格與行為在實驗前並無異,那麼,在實驗期間數十分鐘的認知為仿冒品的操弄效果,能否對一個人的特質產生如此鉅大的刺激與影響呢?我想,即便是在真實的生活中都未必能有如此的效應了,更何況是在非自然的實驗情境中,單單以本研究的取得結果來推論似乎過於單薄與武斷。換個角度看,似乎更有可能是在分組過程中隨機化效果並未良好呈現而出現了系統性的偏誤,使得實驗前二組成員人格特質無差異的前提也許自始就不存在。而當二組成員在實驗前特質即有差異的情形下,獲得後測的比較結果也就成為必然而與使用仿冒品與否未必有關了 。
- 暫且假設「使用仿冒品的人具有相對較不誠實行為人格」成立,但二者的關係究竟是「不誠實行為人格導致了較高的仿冒品使用傾向」?還是「使用較高的仿冒品導致了較高不誠實行為人格」?或者,二者僅有關聯但沒有任何因果關係?抑或,二者根本就無任何的關聯?在第一點疑問的存在下,我很好奇它的答案會是什麼。
因此,若單就該研究的設計與執行來看,此項實驗法所得的研究結果是需要更多的證據或者是更進一步的周密化研究來確認的,若僅僅以本次的研究結果直接進行推論,我個人認為是需保守以對並仔細斟酌的。
如
研究連結 ︰
1. The Counterfeit Self -- The Deceptive Costs of Faking It
2. Buyying the Counterfeit May Cost You More Than You Thought
圖片來源︰http://homoeconomicusnet.wordpress.com/2008/08/03/does-the-rational-economist-need-neuroscien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