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替低迷的經濟挹注復甦的動能,馬政府追隨凱因斯的「所得-支出模型」(註),以發放消費券做為瀕死景氣復醒的強心針。而在同時,國內也興起以消費券買台灣製造的國貨的主張,提倡者認為若買物的標為進口物品,則對扶植本地企業的效果將會折損,故不少學者亦呼籲,民眾在領到消費券之後,最好能夠通通拿來買國貨,才有助於改善國內經濟。
然而,消費券只買國貨,是救台灣?還是相反?
然而,消費券只買國貨,是救台灣?還是相反?
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且讓我們由近來全球捲土重來的貿易保護主義談起......
當台灣人買台灣貨的運動隱隱出現後,無獨有偶,在太平洋彼岸的另一個馬政府,也似乎迷漫著一股同樣的購買國貨的思維,並因此陷入一場攸關美國與全球經濟發展的貿易爭議中。其中的導火線是美國國會眾議院於1月28日通過的振興經濟法案中,包含了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的「購買美國貨」條文,規定動用法案經費的公共工程計畫,除少數的例外,都被要求只能使用美國生產的鋼鐵。同時,參議院更在目前規畫中的經濟振興方案中更進一步的,提出除了鐵與鋼外,準備將所有的工業產品,都納入選用美國貨的條文中。該條文的支持者認為如此才能為國內產業創造最多的就業機會。
美國此舉引發了主要貿易夥伴的強烈抗議,認為美國是在鼓吹保護主義,可能會遲滯全球經濟復甦的進程,歐盟等經濟大國並揚言報復。同時,在這之前厄瓜多宣佈全面調高進口關稅、部分進口肉品的關稅更是從25%提高到85.5%;印度提高鋼鐵關稅;俄羅斯提高了汽車的進口車關稅,印尼對衣物、鞋品及電器的進口要求特殊許可,墨西哥則是威脅要禁止部份美國肉品的進口….由各國所採取的經濟手段,再再顯示,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的趨勢。
由歷史來看,經濟不景氣往往是帶有愛國色彩的貿易保護主義的蘊生溫床。在漫長的經濟復甦的等待的過程中,各國政府為刺激經濟成長,一方面,在外貿市場中,調降匯率以提升本國的出口競爭力;但另一方面,在內需市場上,則實施各式保護觀點的政策或規定。如果世界各國競相在本國市場中採用保護措施,最終將使全球的自由質易產生流動性危機。
於是,各國在致力於保護本國經濟的同時,卻也同時為本國經濟的外銷市場築起了更高的壁壘和障礙。而這樣的二面刃,對於內需市場愈小而愈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台灣正是其一),就愈有可能會蒙受保護主義的反噬而使經濟的復甦更加無期。在全球消費心低迷下,經濟部日前公佈2008年12月月外銷訂單金額為207.9億美元,較前年同月跌幅高達33%,為史上單月最大跌幅,並推測2009年1月份外銷訂單金額將低於200億美元,且仍持續負成長。若未來再形成全球保護主義的盛行,可以預見,台灣的外需市場將遭逢更大的逆境。
一如英國首相布朗日前在倫敦外籍記者協會(FPA,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上就目前全球經濟局勢發表的談話,希望國際社會通力合作,共同渡過這場經濟風暴的懇切呼呼籲一樣,在全球化的環境中,任何自掃門前雪的獨善思維,最終都將無助於本國經濟的全面振興,即便消費券買國貨可為國內經濟的統計數據提供更加亮眼的成長訊息,那終究也可能只是短暫的星火……因為,任何排斥外人外物的保護枷鎖,在這場鉅變中,最終,也將會反過來套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所以,與其響應消費券買國貨,也許,用買物券加碼現金買好物,才可能是對台灣長遠相對較佳的選擇!
註︰「所得-支出模型」強調市場參與者購買最終財貨與勞務支出的多寡,對於整體經濟實質產出(實質所得)水準,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整個封閉經濟體系的實質支出總額或總和支出( Aggregate expenditure,簡寫為 AE) 則為家計單位的實質總消費支出 (C)、廠商的實質總投資支出(I) 、 與實質總政府購買支出 (G) 的加總:AE = C + I + G。
圖片來源︰
http://www.visitfairfax.com/shopping.php
當台灣人買台灣貨的運動隱隱出現後,無獨有偶,在太平洋彼岸的另一個馬政府,也似乎迷漫著一股同樣的購買國貨的思維,並因此陷入一場攸關美國與全球經濟發展的貿易爭議中。其中的導火線是美國國會眾議院於1月28日通過的振興經濟法案中,包含了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的「購買美國貨」條文,規定動用法案經費的公共工程計畫,除少數的例外,都被要求只能使用美國生產的鋼鐵。同時,參議院更在目前規畫中的經濟振興方案中更進一步的,提出除了鐵與鋼外,準備將所有的工業產品,都納入選用美國貨的條文中。該條文的支持者認為如此才能為國內產業創造最多的就業機會。
美國此舉引發了主要貿易夥伴的強烈抗議,認為美國是在鼓吹保護主義,可能會遲滯全球經濟復甦的進程,歐盟等經濟大國並揚言報復。同時,在這之前厄瓜多宣佈全面調高進口關稅、部分進口肉品的關稅更是從25%提高到85.5%;印度提高鋼鐵關稅;俄羅斯提高了汽車的進口車關稅,印尼對衣物、鞋品及電器的進口要求特殊許可,墨西哥則是威脅要禁止部份美國肉品的進口….由各國所採取的經濟手段,再再顯示,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的趨勢。
由歷史來看,經濟不景氣往往是帶有愛國色彩的貿易保護主義的蘊生溫床。在漫長的經濟復甦的等待的過程中,各國政府為刺激經濟成長,一方面,在外貿市場中,調降匯率以提升本國的出口競爭力;但另一方面,在內需市場上,則實施各式保護觀點的政策或規定。如果世界各國競相在本國市場中採用保護措施,最終將使全球的自由質易產生流動性危機。
於是,各國在致力於保護本國經濟的同時,卻也同時為本國經濟的外銷市場築起了更高的壁壘和障礙。而這樣的二面刃,對於內需市場愈小而愈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台灣正是其一),就愈有可能會蒙受保護主義的反噬而使經濟的復甦更加無期。在全球消費心低迷下,經濟部日前公佈2008年12月月外銷訂單金額為207.9億美元,較前年同月跌幅高達33%,為史上單月最大跌幅,並推測2009年1月份外銷訂單金額將低於200億美元,且仍持續負成長。若未來再形成全球保護主義的盛行,可以預見,台灣的外需市場將遭逢更大的逆境。
一如英國首相布朗日前在倫敦外籍記者協會(FPA,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上就目前全球經濟局勢發表的談話,希望國際社會通力合作,共同渡過這場經濟風暴的懇切呼呼籲一樣,在全球化的環境中,任何自掃門前雪的獨善思維,最終都將無助於本國經濟的全面振興,即便消費券買國貨可為國內經濟的統計數據提供更加亮眼的成長訊息,那終究也可能只是短暫的星火……因為,任何排斥外人外物的保護枷鎖,在這場鉅變中,最終,也將會反過來套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所以,與其響應消費券買國貨,也許,用買物券加碼現金買好物,才可能是對台灣長遠相對較佳的選擇!
註︰「所得-支出模型」強調市場參與者購買最終財貨與勞務支出的多寡,對於整體經濟實質產出(實質所得)水準,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整個封閉經濟體系的實質支出總額或總和支出( Aggregate expenditure,簡寫為 AE) 則為家計單位的實質總消費支出 (C)、廠商的實質總投資支出(I) 、 與實質總政府購買支出 (G) 的加總:AE = C + I + G。
圖片來源︰
http://www.visitfairfax.com/shopping.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